梦轩札记:《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第六章 待死堂
一、新知
1、鲁迅29岁回国,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当了一年生物和化学教员
(1)人称“拼命三郎”,曾奋起抵制蛮横守旧的新学监
(2)被学生捉弄引爆氢气瓶炸伤,再次对人失去信心
2、离开杭州后,回到绍兴的府中学堂当学监,一年后又辞职
3、此后多方寻觅饭碗,为“家食”生活艰难,心性也发生改变
4、31岁时辛亥革命发生,鲁迅被革命党人委任为绍兴师范学堂校长,热情再度焕发
(1)学校和学生事务尽心尽力,事必躬亲
(2)支持学生办《越铎日报》,亲自写短文针砭时弊
5、绍兴的再次腐败令鲁迅极度失望
(1)革命党军政府迅速腐化,拖欠学校经费
(2)军政府收买并最终捣毁《越铎日报》
6、1912年到经许寿裳推荐,教育部长蔡元培邀请到南京、北京的教育部任职
(1)鲁迅在教育部工作13年,认真负责
7、在北京期间,鲁迅养成从石刻拓本抄古碑(佛经、墓志)的“嗜好”
(1)随着袁世凯称帝的压力,蔡元培辞职,“袁党”将鲁迅视为“蔡党”
(2)教育部同僚人人自危,都公开表现沉湎于某种嗜好以求自保
(3)抄碑极费心思,能消磨时间,还逐渐养成校勘的兴趣
8、被迫回国以后,与朱安失败的婚姻给鲁迅带来极大的负担
(1)想要以礼相待,却又无话可说;视同路人,又必须住在一起
(2)想要逃避,就只能一直离家独住,倍感孤独和困苦
(3)独居后,婚姻的束缚依然带来无形的压力和长达十年的禁欲生活
9、婚姻和事业的双重失败打击了鲁迅日本留学以来的抱负
(1)穿着上变得邋遢和不修边幅
(2)自号“俟堂“,体现了一种对社会和个人的深刻的悲观
二、新语
1、鲁迅的故乡
从前并不知道鲁迅在他的故乡留下了这许多悲哀的记忆——或者说,他的故乡给予了他如此多的伤害。一直以来,只朦胧地知道:鲁迅曾经长期在北京和上海工作、生活,对于他为何别离故乡却未作细想。如今看来,他的不愿回去是固执的,他与绍兴的隔阂如此深,情那样薄,难怪要从来不说自己是绍兴人了。
可如今绍兴人竟以他为荣。绍兴盖了他的纪念馆,更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地方。我不禁想知道,万一有绍兴人骄傲地说出“我是绍兴人,我和鲁迅是同乡”这一鲁迅最痛恨的身份时,他们该怀着怎样的心情?还是说,他们并不知道、或者不在意鲁迅的心情?我也想知道,兴建并运营鲁迅纪念场所,乃至于以此为“旅游业”的绅士们,当他们利用从这里走出去的鲁迅的名头为自己招揽生意时,他们心底又掠过了些什么?
2、穷困与读书
穷困可能需要读书,但读书并不需要穷困,相反,安适的生活才是读书人的需求。王晓明老师说“贫困……是套在中国文人脖子上的……绳索,你有再大的志向,一旦饭碗被砸,就立刻会彷徨无措”,这话是很正确的。鲁迅也在《革命时代的文学》里写过:“有人说:‘文学是穷苦的时候做的’,其实未必,穷苦的时候必定没有文学作品的,我在北京时,一穷,就到处借钱,不写一个字,到薪俸发放时,才坐下来做文章。”因此,当王晓明老师在书中提到鲁迅曾以“缘法文不能变米肉也”为由叫周作人回国时,我并不讶异,却感到一种真实的苦痛。
我曾经很羡慕西方近代历史上的一些大科学家和哲学家,因为他们的贵族出身提供给他们一个无虑地读书的机会——我甚至相信,许多深刻影响了人类精神的思想者,他们的思想正来自于他们的富裕和悠闲。然而遗憾如王晓明老师所言:“人世间确有‘命’这一样东西……一个人的出生,完全是被动的,没有任何人来征求他的同意,他也完全没有可能为自己做哪怕是一点点的选择”。生来不富裕的人,就只有从这一点起步,别无他法。
然而有时竟会看到一些人,以为穷困的生活和贫乏的物质资料能带来更高的成就。我想,在从前,说这样话的人大约真的是天真,而放到现在却恐怕是一些不读书的而有钱的,编造这些话来为自己开脱,同时也愚弄别人。实际上,无论富也好,穷也好,人都不一定会去读书的。富人可以荒淫无度,穷人也可以碌碌无为;只不过,倘人真的有思考的心,有为学的意愿了,那富裕的家境可以直接教他平步青云,而所谓优秀的贫穷,不过能给他多一层负担、多一点压力:噢,再不好好读书,将来只能饿死街头。说白了,贫穷是很好的教育资源,然而富裕比它更为高级,只不过后者的运用比前者需要更多的智慧和艺术。
3、婚姻之难
不结婚的人往往不知道婚姻之难。这种不知道和这种难都是多方面的——有的就像鲁迅那样,明知道是一场不快的婚姻,却误以为这所谓的“人生大事”根本与自己无预;也有的像我一样,以为相识相知的人在一起,必定幸福美满,到头来才发现处处是横生的枝节。归根结蒂,尚未经历婚姻的人,不明白相处的难度与重量;配偶倘不能彼此知心,即便再有温良贤才,那也同在喉的鲠,在背的芒刺一般无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