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轩札记:《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第一章 绪论:后现代主义与“历史之死”
一、新知
1、对“后现代主义”的一些基本把握
(1)概述:世纪末西方文化的一个“殊相”,包罗万千,无雅俗之分,横跨各个学术领域
(2)由来:较早见诸文学与建筑评论,但经衍发,内涵越来越丰富
(3)时序:
1)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的建筑、艺术与文学的评论
2)60年代在思想与哲学领域内发荣滋长
3)70年代以后席卷社会科学(史学在最后受到波及)
(4)寓意:不断递变,难以捉摸
1)在发祥地的建筑与文学评论中,就有南辕北辙的现象;后现代主义建筑由形式转向装饰与叙事,后现代主义文学却趋向纯粹的形式主义
2)产生原因:各个领域内的“现代主义”寓意不同,作为对里面的“后现代主义”也当然不同
2、“后现代主义”在学术史上的特殊地位
(1)对于众多学科:不在于修正或取代前身的“典范更迭、新旧交替”,而在于全盘否定该学科存在的根由;如“艺术之死”、“文学之死”、“哲学之死”等等
(2)对于史学:福柯《知识的考古学》(1969)的出版被评价为“敲响了历史的丧钟”
1)后现代主义认为逝者如斯,历史的符码不能负载真实的过去,史学只是拟仿物或语言游戏
2)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语言的转向”:史家的语言(岚注:及其知识形态)取代历史的事实,成为史学首要考察的课题
3、传统史学对后现代理论的反应
(1)艾尔顿:
1)坚守“史料至上”的观点,对后现代理论冷嘲热讽;把福柯、德里达归类为“理论贩子”
2)坚信后现代理论宛如时尚,若非倏忽随风飘逝,即被另一个极端的流行所取代
3)认为史家必须学有所本(史料批评),切不可舍本逐末,为之目眩神摇
(2)金兹伯格:
1)力挺实证史学,斥德里达的学说为“廉价的虚无主义”
2)认为任何形式的怀疑论只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值史家一顾
(3)斯通:呼吁史家并肩对抗“理性逆流”
4、结果与反思
(1)结果:
1)传统史家的奔走未能抵挡后现代主义的侵袭,反而因为聚光效应,后现代史学愈演愈烈
2)在用辞上,“文本”取代“作品”,“话语”取代“解释”、“解构”取代“结构”、“修辞”取代“论证”、“书写”取代“阐释”,体现了后现代思潮的成功
(2)反思:激情的呐喊无法取代理性的思维;史家若不想随波逐流、坐困愁城,就要冷静面对后现代主义的挑战
5、后现代史学提纲
(1)福柯:兼有理论与实践的长材,是后现代史学的标杆
(2)海登•怀特:
1)历史语义学与“历史若文学”,改变了史著的评估标准,提出“写作风格是史学优劣的吃紧处”
2)催生“叙事式历史哲学”,消解传统的“分析式历史哲学”命题,成为新时代历史哲学的表率
(3)巴特:“作者之死”,抛出迥异于往昔的资料或史实的阅读角度
(4)德里达:“解构”及“书写”概念,摧毁“史源中心观点”,试图建立崭新的历史进路
(5)兰克:最经典的近代史学范式,作为后现代史学最直接的反面
二、新语
1、后现代主义
刚看见书中说后现代主义是一个“殊相”的时候,我愕然。像“主义”这样的词,原本就是应该是为了普遍性而生的呀!它应该至少描述了一组有相似性的观念,而相似的部分就是主义前的那几个字。但很快我就想明白了:“后现代主义”与其他“主义”的区别,就在于,它仅仅是一组特定殊相的能指,他们之间实际上只有时间上的联系——即全都诞生于“后现代”这个环境罢了。
但实际上,后现代主义最显而易见的联系尽管只在表面,一旦稍微深入就发现各有区别,然而去挖其最深层的内核,恐怕又有一些相似的地方。那大概就是:对近代以来通过启蒙理智建立的特定的秩序的反抗。这种秩序是日神精神被发扬到极致,甚至超越了希腊古典时代的产物。现在后现代主义要摧毁它,解放出另一半被雪藏了的人性的光芒。
2、无力的回应
与后现代主义哲人们的诘问相比,传统史家们的回应显然苍白而且无力——至少黄在书中提到的这些是如此的。他们对后现代主义的态度,往往出于两点:一是对后现代主义的学院派的偏见,二是对乐观主义价值论的近乎偏执的信仰。在这个层面上,他们与鲁迅一样,沉湎于过去的价值和精神动力,越陷越深,结果就只能通过固守原本的常识来维持自身形式的存在——这种固执与真诚的反思已经相去很远,与学术背道而驰了。
3、文本
其实后现代主义让大家的目光转向文本未尝不是一件好事。除此之外,文本本身也是抵挡后现代主义无边际的虚无主义的一道墙。因为文本是最真实的历史——无论真、伪,作者是谁,它都隐藏着一个历史年代背景和一种叙述元思想,在这一层面,不存在虚伪的文本,只有未被充分解读的文本。而文本一旦被解读,一种基于叙述结构之叙述的思想史就此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