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轩札记:《苏菲的世界》(9)柏拉图
一、新知
1、柏拉图(Plato,前427-前347)其人
(1)经历
1)受教于苏格拉底门下
2)苏格拉底被处死后,内心受到震动,影响其日后的哲学生涯(同时立即出版了《申辩篇》)
(2)著作
1)许多书信和至少35篇哲学对话录
2)据信,柏拉图所有的重要著作都得以传世
2、柏拉图学院
(1)建立者:柏拉图
(2)位置:距雅典不远的一个树林中
(3)名称来源:传奇中的希腊英雄阿卡戴慕士(阿卡德摩,Academus)
(4)教学
1)内容:哲学、数学、体育
2)方式:采用活泼的对话方式上课(可能与柏拉图用对话录形式创作有密切联系)
3、柏拉图的哲学关怀
(1)核心:永恒不变的事物与变化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2)特点:既关心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事物,也关心人类道德及社会中永恒不变的事物
(3)与自然哲学家、智者学派及苏格拉底哲学关怀的比较
1)自然哲学家:在自然界中,关注事物的不变与变化
2)智者学派:在人与社会领域,认为伦理和道德标准是流变的(相对主义)
3)苏格拉底:在人与社会领域,认为伦理和道德标准是不变的(有永恒、绝对的是非标准,每个人通过自身的常识和理智就能达到)
(4)总结:避开没有永恒价值的话题,将注意力放到永远“真”、“善”、“美”的事物上
4、理型论
(1)核心:对永恒不变的事物的追求
1)以恩培多克勒与德谟克利特为代表的自然哲学家,将“永恒不变的事物”仍然寄托在自然界中(对于恩培多克勒是“四元素”;对于德谟克利特是“原子”)
2)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都是流变的,世间没有不会分解的物质;只有做成这些物质的“模子”(形式)是永恒不变的
(2)特点
1)在理型论中,永恒不变的东西并非一种或几种“基本物质”,而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
2)它解释了为什么自然现象都如此相似,为什么“元素”或“原子”只能反复组成大象或鳄鱼,而不能组成象鳄或鳄象的问题:因为只有“理型”的东西才能被复制出来
3)“理型”本身是完美的,而且比起粗糙的副本来要更美丽
(3)结论: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在;这个实在是“理型的世界”,其中包含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的永恒不变的模式
5、真正的知识
(1)出发点:哲学应努力去掌握一些永恒不变的事物
(2)推论
1)存在于感官世界的东西都不是永远不变的
2)对于不断改变的事物不可能有真正的认识,只能有意见或看法
3)能够真正认识的只有可以运用理智来了解的事物
(3)真正知识的特点
1)对理型的认识:通过对物质世界中事物的反复观察,理性可以得到对理型的把握(猜想)
2)理性只表达永恒不变,宇宙共通的事物;因此,对理型的认识也是永恒不变,宇宙共通的
(4)理型知识的典范:数学
1)数学的状态永远不会改变,因此是人可以真正了解的
2)几何图形都是精确、理型的,尽管它们在物质世界中并不存在,但可以被理性清晰地建构,并获得对性质的确切认识
6、“灵魂不朽”
(1)基础:两个世界的区分与人类对它们的分属
1)人的身体是流动的,它属于感官世界;这个世界中的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人类只能用五种并不精确的感官来粗略认识,得出意见和看法
2)人的灵魂是不朽的,它属于理型世界;这个世界中的“形式”是永恒不变的,人类可以用理性确实地进行认识,得出真正的知识
(2)发展:“回忆”的知识论
1)核心:对人类通过理性认识“理型”过程的解释
2)认识的发生
Ⅰ、灵魂在居于躯体之前,原本就已存在于理型世界,通晓全部的知识
Ⅱ、灵魂在躯体内醒来后,遗忘了所有完美的理型
Ⅲ、当人类发现自然界各种不同的形式时,模糊的回忆就开始出现在灵魂深处
3)后续的影响:两种生命历程
Ⅰ、理想的生命:释放灵魂,踏上回到理型世界的旅程
(Ⅰ)当灵魂触及回忆时,就涌起一股回到它本来领域的渴望,称为“爱”(eros)
(Ⅱ)灵魂体验到“回归本源的欲望”时,就不再关心肉体和感官世界,而渴望从“肉体的枷锁”中挣脱,回到理型的世界
Ⅱ、多数的生命:紧抱完美理型在感官世界中的“倒影”
(Ⅰ)活在影子之间就已经心满意足,从不去思考是什么东西投射出这些影子
(Ⅱ)认为世间只有影子(甚至不曾认清它们只是影子),因此对于自身的灵魂不朽从不在意
7、“洞穴神话”(洞穴比喻)
(1)洞穴的结构(从里到外)
1)后壁:壁上上演“皮影戏‘
2)人:背向洞口,手脚被绑
3)火炬:帮助投射皮影
4)高墙:隔开洞穴内外的世界
5)高墙上的人偶:“皮影戏”的真身
(2)哲学家“走出洞穴”的过程
1)开始探索:挣脱锁链后,产生“洞壁上的影子从何而来”的疑问
2)认识“理型”:转身,先被火光刺得睁不开眼,随后惊讶地发现形状鲜明的人偶
3)挣脱“肉体的枷锁”:设法爬过墙,进入外面的世界,生平第一次看到色彩与清楚的形体
4)劝喻旁人:回到洞中,试图帮助其它穴居人区分“影子”与“真实”
5)被杀:穴居人不承认影子以外的事物,认为他蛊惑人心
(3)洞穴比喻的内涵
1)说明了哲学家是如何从影子出发,追寻自然现象背后的真实概念,并试图照亮他人追寻真知的道路的
2)通过运用黑暗洞穴与外在世界的对比,描述了自然世界的形式与理型世界的关系
8、“理想国”
(1)概述:一个由哲学家来治理的,虚构的理想(理型?)国度
(2)理论基础:人体“三部分”说与希腊医学
1)人体“三部分”说
Ⅰ、人体的三部分:
(Ⅰ)头:能力为“理性”,美德为“智慧”
(Ⅱ)胸:能力为“意志”,美德为“勇气”
(Ⅲ)腹:能力为“欲望”,美德为“克制”
Ⅱ、国家的三部分
(Ⅰ)统治者:国家的“头部”、“理性”、“智慧”
(Ⅱ)战士:国家的“胸部”、“意志”、“勇气”
(Ⅲ)工匠(农夫):国家的“腹部”、“欲望”、“克制”
Ⅲ、意义:人体的三部分只有协调运作,个人才会达到“和谐”或“美德”;正如个人在学校必须学习克制欲望、培养勇气、运用理性达到智慧一样,国家也需如此
2)希腊医学的影响:正如一个健康和谐的人要懂得平衡与节制一样,“有德”之国的每一位国民也都要明白自己在整个国家中扮演的角色
(3)其他特点
1)女性地位较高:
Ⅰ、既然理想国的统治依赖的是理性,那么女人也可能和男人一样有效地治理国家
Ⅱ、女人只要受到和男人一样的训练,并且无须生育、持家,她们就能拥有和男人不相上下的理性思考能力
2)共产主义特征
Ⅰ、统治者与战士都不能享受家庭生活,也不许拥有私人财产
Ⅱ、养育儿童责任重大,不能个人从事,必须由政府负责(公立育儿所、全时教育)
(4)评价:
1)以现在的眼光看,可以算是极权国家
2)部分类似印度的阶级世袭制度(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特殊功能,以满足社会的整体需求)
9、“宪法国家”
(1)出自《律法》对话录,是柏拉图在理想国设想遭遇政治挫败后提出的仅次于理想国的最好国家
(2)与理想国相比,上位者可以拥有个人财产与家庭生活,因此,妇女自由也较受限制
二、新语
1、理型论
理型论是柏拉图理论的核心,可能也是他最重要的思想。它涉及本体论和知识论两个方面——首先,理型论是关于世界组成的学说,它把世界分为理型的和物质的两个方面,其中物质世界是变化的摹本和投影,理型世界是确定的真实。而在这样的本体论基础上,认识自然也产生分裂:对于变化的物质世界的认识,在柏拉图而言是意见和看法;而只有理性对理型的人是,才算作真正的知识。
这样的世界观在过去可能是很难理解和阐释的。即便柏拉图自己作的那个“洞穴比喻”,也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即这一比喻完全否认了人本身能动地参与到壁上的“皮影”中这一事实。或者柏拉图是有意为之,他希望藉此指责沉湎于物质世界的一帮行尸走肉,挑明他们所做的其实不过于坐在地上麻木地看戏罢了;即便如此,这样的傲慢也着实令人不快。
现在我们可以用更浅显的方式来描述这一理论。我们拥有了电脑游戏,它完美地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代码——图形”的二元世界。首先,我们在图形界面中操作我们的角色,它就像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处于二元世界的前端而不自知。他是程序中关于主角那部分代码的投射,在主程序的源代码中,用更完美、精确,或者说真实的形态记录了他的信息;图像呈现引擎承担了洞穴比喻中火把的责任,它负责将真实投影到我们眼前的虚幻中。
在这个世界里,所有能获得的物品形式都是预先确定的。我们将永远不可能获得源代码中未定义的物品种类;而对于已定义的物品,我们则可能重复获得多个属性不一的副本,它们都可以被视为主程序中关于物品的那一段代码的摹本。然而到此,问题就出现了——现在我们能够想见,一切在游戏的图形界面中出现的内容都是先定的,换言之,游戏中的角色不具有“创造性”。这是游戏程序的性质决定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款电脑游戏被允许在执行中对自身进行源代码上的修改,而这些任务通常通过游戏厂商发布的更新补丁来进行。
那么在柏拉图描绘的世界中,存在所谓的“补丁”吗?人类又有没有创造力?恐怕这一点连他都没有想过。因为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世界的变动还太小,既没有种类繁多的发明,也没有日新月异的技术。柏拉图不可能去思考“理型世界里是不是早就有了飞机、轮船、互联网和电脑”,他所见的只有磨坊、风车、轮盘和斧头,这些东西太过黯淡和平常,让人一不留神就会以为它们其实早在洪荒时代就和世界一道诞生了的。
说到底,在理型论中,我最在意的就是这一点:如果现实世界的以前都必须先有理型,才有摹本,那么人能否创造新的理型呢?否则,人的创造力要如何体现?柏拉图没有想到这一点。也许亚里士多德有,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可能也看到了这个问题,不过我眼下还不知道。那事到如今,恐怕也只有期待在往后的几章中可以看到相应的解答了。
2、理型国家
过去,我的朋友曾说:柏拉图提出的根本不是理想的国家,而是理型的国家。我当时没有领会他的意思,现在经过深思熟虑,终于也得出一点思考,而对于他先前的敏锐,则不得不叹息和折服。
在日常语言中,我们往往也用“理想”一词来描绘一个国家或是一种社会制度。它常常与“安居乐业”、“幸福”等词汇联系在一起,而当我们想到它是,总是浮现一种“生活美好”的感觉。对此,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我们用理想的“理”来描绘这样的国家,可实际上它的建构却不是基于理性的。相反,我们用感觉来贴近它、评价它,而它存在的终极目的也正是符合我们感性的要求。因此,这样的国家可以说是“因其美好而理想”的。
可柏拉图的理想国并非如此。作为一个哲学家,他运用理性建立和探讨理型的国度。而理性事物的标准是,它内在逻辑通顺并且与上级系统不矛盾。于是柏拉图采用了一些前提——譬如古代希腊的人体构造和医学哲学等等,来推出理型的国家形态。通过这样的手段达到的国家是“真实”的,它代表着社会应有的姿态和本来摸样,并且必然实现(除非推导有误,而实际上柏拉图的前提确实不正确)。换句话说,这样的国家是“因其理想而美好”的,并且这种美好并非基于感性的认识,而是出于一种“真实的必美好”的理性结论。
也许我们可以用另一套语言来描述这两类国家。对于前者,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感觉体验,得出自己最想生活的社会形态,因此,它们是“合感的”,象征着人类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而后者则依赖严谨的逻辑演绎,它需要正确的前提和推演方法,得出的结论要么正确,要么不正确。其中正确的必定到来,因为它是“合理的”,是全部影响因素都被包括进去的结果。这两种国家形式时常相互混淆,并抢占“理想”一词的使用权,因此在哲学的思考中,不能不格外加以注意。
知识论其实就是对“知识”这个词——“制高点”侵夺。什么东西是知识,什么东西就有价值,就是普遍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