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笔记与评论 » 读书心得 » 文章内容

梦轩札记:《苏菲的世界》(16)文艺复兴

一、新知

1、文艺复兴时代
(1)时间与地点:14世纪末期最初开始于意大利北部;15、16世纪期间迅速向北蔓延
(2)基本特征:古代艺术与文化的再生和人道主义的复兴
(3)两个中心
 1)回归人文主义:中世纪只从神的观点来解释生命,文艺复兴则重新回到以人为中心
 2)发展人的特质:文艺复兴时代的人认为,修习希腊人文主义有教导和启发的功能;“马生下来就是马,但人要作为一个人,还需要后天慢慢地培养”
(4)发生背景
 1)思想氛围的转变
 Ⅰ、13世纪以后,天主教文化逐渐分裂,哲学与科学脱离教会的神学,宗教生活与理性思考之间的关系变得比较自由
 Ⅱ、人们开始认为不能透过理性与天主沟通,因为天主是绝对不可知的,所以重要的不是了解神的奥秘,而是服从神的旨意
 2)三大发明的传入
 Ⅰ、罗盘:使航海变得容易,为后来的探险航行奠定基础
 Ⅱ、火器:火药武器成为欧洲国家强大与否及欧洲军队得以征服亚非美洲的关键
 Ⅲ、印刷术:在散布文艺复兴的人本理念方面有重要贡献,使教会不再是唯一能够散播知识的机构
 3)经济基础的发展
 Ⅰ、中世纪末期,自给自足式的经济逐渐转型为货币经济体系
 Ⅱ、贸易制度成功、商品交易蓬勃和货币经济与银行体系的建立使城市得到发展,脱离了封建贵族与教会势力的新的中产阶级出现,改变了社会对个人的要求
 (Ⅰ)新阶级拥有决定自己生活环境的自由,可以用钱买到各种必需品
 (Ⅱ)这一时期的人只要肯吃苦耐劳、有想象力、脑筋灵活,便可以获得报酬
(5)最终影响:改变了大家对人类的看法
 1)不同于中世纪强调人性本恶的观点,人文主义精神使得大家对人本身和人的价值重新产生了信心
 2)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开始认为人是极其崇高可贵的
2、人文主义的精神
(1)“大胆”、“自信”
 1)对人的新看法
 Ⅰ、个体:与古代人文主义相比,新的人文主义更强调个人主义;人不仅是人,更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Ⅱ、理想的人:理想中的“文艺复兴人”是精通艺术、科学等方面的通才
 Ⅲ、人体:重新对人体构造产生兴趣,解剖尸体并再度出现描绘人体的艺术作品;人又有了胆量表现自己,不再以自己为耻
 2)伦理学的新出发点
 Ⅰ、如果人不只是为神而存在的,那么人也不妨及时行乐
 Ⅱ、与古代人文主义强调的宁静、中庸与节制不同,文艺复兴时期人的目标是打破所有的藩篱与禁忌
(2)人文与反人文主义
 1)新的神学思潮和人对自然的新看法
 Ⅰ、文艺复兴时期人开始尽情享受生活,不再认为活着只是为死后的世界作准备,引发了人对物质世界看法的改观
 Ⅱ、新的泛神论认为,上帝也存在于他所创造的事物中,自然是神圣的;而中世纪的哲学家坚持神与造物之间有不可逾越的距离;布鲁诺成为泛神论的典型,于1600年在罗马被处火刑
 2)人文主义时代的另一面
 Ⅰ、各国政府与教会的威权统治,审判女巫、烧死异教徒的风气盛行,魔法、迷信充斥
 Ⅱ、血腥的宗教战争时有发生,对外征服也在蛮横的手段下开展
3、新的科学(自然学)
(1)实证法
 1)核心:用感官来调查研究大自然
 2)背景:中世纪,人们过度迷信理性思考的重要性;但也有人劝告大众不要相信纯粹凭思考就可以解决问题
 3)结论
 Ⅰ、不以古人的著作(无论宗教教条还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或凭空想象之物(纯粹的理性思考)作为知识的基础
 Ⅱ、研究自然现象必须以观察、经验和实验为基础
(2)技术革命
 1)成因:新科学方法的推动
 2)影响:
 Ⅰ、人开始脱离自然环境,不再仅仅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Ⅱ、知识的使用价值得到体现,“知识就是力量”,人开始认真干预自然并加以控制
(3)新宇宙观的提出
 1)中世纪的宇宙观
 Ⅰ、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宇宙中心,各个“天体”在轨道上环绕地球运行
 Ⅱ、上帝高居各天体之上,主宰宇宙
 2)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Ⅰ、1543年出版《天体运行论》,宣称太阳并未绕地球运行,而是地球绕太阳运行;人们所以相信太阳绕地球转,是因为地球绕自己的轴心自转
 Ⅱ、哥白尼并未意识到太阳系是宇宙中无数个星系之一,而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Ⅲ、根据“天体是圆形的,且绕着圈圈转”的古老观念,哥白尼相信地球和其他星球都在圆形的轨道上运转
 3)克卜勒(开普勒,1571-1630)对哥白尼学说的修正
 Ⅰ、17世纪初根据广泛观察,提出各星球实际以太阳为中心,绕着椭圆形的轨道运转,且星球在轨道上愈接近太阳的地方,运转的速度愈快
 Ⅱ、强调宇宙的每个地方都适用同样的物理法则
 4)伽利略(1564-1642)的科学成就
 Ⅰ、天文学
 (Ⅰ)运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的运转
 (Ⅱ)研究月球表面,宣称月球像地球一样有高山、深谷
 (Ⅲ)发现木星有四个卫星,地球并非唯一拥有卫星的星球
 Ⅱ、力学
 (Ⅰ)首度提出“惯性定律”:认为如果没有外力强迫一个物体改变它所处的状态,则这个物体将会一直维持它原来静止或移动的状态
 (Ⅱ)研究力的合成性质,解释了物体抛射的抛物线
 5)牛顿(1642-1727)和万有引力定律
 Ⅰ、地位:将太阳系与星球轨道描述得最完整,不仅说出了运转法则,还加以解释
 Ⅱ、牛顿以前的争论
 (Ⅰ)开普勒认为,各星球之间一定有某种力量相互吸引,比如太阳引力使得太阳系内各星球都固定在轨道上运转;而潮汐涨落一定是受到月亮引力影响
 (Ⅱ)伽利略反对开普勒的说法,不相信引重力能够在很远的距离外或各星球之间发挥作用
 Ⅲ、牛顿对天文现象的解释
 (Ⅰ)万有引力
  Ⅰ、宇宙间两个物体相互吸引的力量随物体质量大小递增,随物体之间的距离递减
  Ⅱ、这种引力存在于宇宙各处,它随时随地发生作用,包括太空中的各个星球之间
 (Ⅱ)行星轨道定律
  Ⅰ、行星同时受太初形成的直线行进的惯性和恒星的牵引力影响
  Ⅱ、根据伽利略的发现,当两股力量同时作用于一个物体上时,这个物体就循椭圆形路径移动
 Ⅳ、牛顿学说的影响
 (Ⅰ)彻底证实和解释了非地球中心的世界观,同时推翻了中世纪人们认为天上与人间分别适用两套不同法则的看法
 (Ⅱ)由于把宇宙各处适用的同样的“法则”视为上帝万能的化身,牛顿的信仰并不动摇;但地球被证明只是银河中一个偶然形成的星球,人类失去在造物中的“特殊地位”
4、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1)目的:摈弃中世纪教会的宗教习惯与教条,凭借“只信靠经文”的口号,将基督教带回新约中所描述的“源头”的面貌
(2)路德的神学思想
 1)不相信人能透过教会举行的仪式得到上帝的赦免与宽宥,认为人只能透过信仰得救
 2)重视个人,强调个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认为每个人都应读得懂圣经,成为自己的“教士”
 3)不同于人文主义者,依然相信人类被逐出伊甸园后就彻底腐化了,唯有透过上帝的恩典,人才能免于罪孽
(3)路德的工作:将《圣经》翻译成德文,创造了德文的文字,使一般大众使用的语言取代了拉丁文的地位

二、新语

1、自觉地自我膨胀

纵观人类历史,无论外表如何,人类自我认识的态度始终可以笼统分为两类——一种认为人类在地球上的诸种存在物中拥有特殊的地位,一种则认为没有。相信前者,就意味着接受以人为中心的伦理,同意人在世界上有特殊的形式或目的、和其他一切物种就明确的隔阂;后者则仅仅把人当作实力强大的动物,归根结蒂,没有什么外在于生命的目标。古往今来的宗教,除佛教以外,无论是否有“罪孽”、奉行“善因”,大抵都是前者;这一点上,他们与人文主义者或哲学家是统一的,只不过后者自觉地拔高人的地位,而前者则并不自觉罢了。

2、天体力学的谱系

我原先并不了解人是怎样从中世纪一步步走向牛顿的,只是依稀记得几个名字,好像曾出现在中学的教科书上。现在我记住了他们——布鲁诺是一个泛神论者,哥白尼提出了绝对的日心说。伽利略和开普勒是两个用望远镜看天的人,前者研究了惯性和合力问题,后者则认为宇宙与地球适用同样的物理学规则,他们的交点是椭圆。至于牛顿,则刚好在伽利略死后出生,他用伽利略遗留下来的观念,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简单、也最确定的自然学体系。

上一篇:梦轩札记:《苏菲的世界》(15)中世纪下一篇:问:怎样看待不同国家/地区政治制度的差异?


添加新评论

最新文章

最近回复

  • 塑芬:这不就是我《卸载》的2022版吗
  • 塑芬:干掉他 巨无霸
  • 萌萌:我也是,想哭,不到两天时间,我仿佛将心灵迈入了进那片荒原
  • 萌萌:您还上网吗?我不知道怎么称呼您,想问个问题,qq 群是多少?作者...
  • Arya:明月大大你好呀,我也好喜欢这本书呀,也很关心坏坏熊的近况,哪怕1...
  • 匿名用户:super dick!网站又开张了!
  • 青大将丸:这是小说吗
  • :简直厉害!
  • 面膜批发:好文章,谢谢分享
  • 耐火砖:很清新的文字,拜读了!

分类

标签云

生活点滴 人生百味 读书心得 历史学 诗歌 博客故事 灵光乍现 小说 社会万象 音乐分享 文艺评论 形而上学 社会学 国学 漫画 学术评论

随机文章

热评文章

归档

友情链接

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