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诺悖论的非学术思考
亚里士多德在《物理学》中转述了芝诺的四个悖论:
1、二分法。物体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必须先到达全程的一半,这个要求可以无限的进行下去,所以,如果它起动了,它永远到不了终点,或者,它根本起动不了。
2、阿喀琉斯(一译阿基里斯)。快跑者永远赶不上慢跑者,因为追赶者必须首先跑到被追者的出发点,而当它到达被追者的出发点,又有新的出发点在等着它,有无限个这样的出发点。
3、飞矢不动。任何东西占据一个与自身相等的处所时是静止的,飞着的箭在任何一个瞬间总是占据与自身相等的处所,所以也是静止的。
4、运动场。两列物体B、C相对于一列静止物体A相向运动,B越过A的数目是越过C的一半,所以一半时间等于一倍时间。[1]
这些悖论的提出,是为了表明运动和多是不可能的。然而,人们认为,芝诺并不是说在现象界没有运动这么一回事,他当然承认有,但他要说的是,虽然满目是物体在飞舞,但运动是不合理的,我们可以通过逻辑证明运动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所看到的运动是假象,并不真实,因为真实的东西一定是合乎逻辑的[2]。
[1][2]吴国盛.芝诺悖论今昔谈[J].哲学动态,1992,(12):23-26
----------------
一、芝诺的悖论是理性和逻辑的悖论,只有从纯粹理性的逻辑上来考察,悖论才会出现。
二、假设现象-本体的模型成立,逻辑能够证明得到的只能是低于现象的模型的第三级,而不能成为本体。理性的结构及其表达式——语言仍然建立在经验上,并且比感性直观更受制于经验;理性证明得到的真实(或者“逻辑真”),依然只是一种经验的真实,不是物自体的实在。
三、我们不一定需要绝对的真实。我们的经验与生活全部都建立并呈现在现象的此岸,它们是人类活动的首要对象。绝对真实和客观的真理是超越现象世界的存在,它无法被认识,我们也无法运用它改造现象的经验和生活,把生活提升到更高、更完美的状态。
四、彼岸世界的标准是符合;此岸世界的标准是可用。
五、21世纪的哲学应当是关于活动的、现象的世界的哲学,而不是理想的、超越的世界的哲学。
四、彼岸世界的标准是符合;此岸世界的标准是可用。 这个不错
你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