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右倾化的原因分析
按:本文为2014学年春季学期“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的作业。
摘要:日本右倾化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形成原因是多样的。它是在今天日本的国际政治现实下形成的特殊现象。它既是对国际关系危机和不安的反应,也是对明治时代国家安全思想的传承。它更是人类文明既存秩序下的现实选择,从而成为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右倾化 国际关系 国家安全 现实主义
日本政界和社会的右倾化问题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焦点问题,它关系到中国的军备、外交等多方面政策的思考和制订。对此,不少学者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如周永生《日本政治、社会右倾化问题探讨》一文,在经济、国际关系等通常角度上作了简要而深刻的分析;张建立《从国民性视角看日本的右倾化现象》一文,则独辟蹊径,从日本人性格特征的几个方面切入,同样发人深省。因篇幅所限,本文不求旁征博引,仅从国际关系及其历史角度,从军备和国家安全方面,对日本右倾化原因作一点尝试性的解析。
一、右倾化是对眼前的国际关系危机和不安的反应
21世纪的日本面临着两大棘手的难题:首先是邻国中国的飞速发展,尽管中国政府不断宣称这一过程是和平的,但对近在咫尺的日本而言,无疑是一种令人不安的武装崛起;其次是与美国并不安稳的同盟关系——毫无疑问,美国的军事力量是对日本和平发展的最大保障,但在具体问题上,也往往成为麻烦制造者(如冲绳基地问题),更何况从国家利益这一面看,美国对日本的支持是来自对中、俄的遏制需求,是美国利益的体现。那么,这种关系就不仅仅是助力,也是一种限制和阻碍。
与中、美的这种关系既提供了右倾化的动力,也提出了右倾化的要求。近代以来,煽动民族主义和排外情绪在统合一国内部政治力量、促进形势稳定并强化对外竞争力方面,往往是有效的。而面对中国日益强大的军事威慑(即使是和平的,在军事威慑下开展外交也会受制于人)和日美关系的越来越多的不稳定因素,增强军备、解禁军事权利也就成为一个右倾化过程中可行且突出的手段。
二、右倾化是对明治时代国家安全思想的传承
有学者认为,以《坂上之云》为代表的历史文学作品,体现了今天日本人的一种历史观,即所谓“光辉的明治”与“黑暗的昭和”的价值判断。这种看法是不确实的,因为昭和时代的黑暗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明治“光辉”下暗藏的负面遗产。然而,这种“伟大复兴”式的叙事和对过去积极向上的历史的憧憬,会使今天的日本人将重走明治时代的道路视为一种可能的参考。
明治时代中后期的两大政治家伊藤博文、山县有朋在日本国家安全问题上都发表过看法。概而言之,大约是两点:第一,在弱肉强食时代的和平,必须以强有力的武装为前提;第二,日本的和平与主权不能依靠防守本土来实现,而要积极扩大国家的势力范围(在地图上划出“利益线”),才能实现国家的安全。
今天日本政界修改宪法第九条的希望,也可以认为是伊藤“武装和平论”的一种重现;而积极争取钓鱼岛、北方诸岛和对韩国的影响,也可说是“国家安全线”的重新划定。因此,今天日本右倾化与明治时代思想家的理论之间的关系,也不容忽视。
三、右倾化是人类文明既存秩序下的现实选择
如果说,“九条”的被接受是日本社会理想主义的复兴,那么,今天的右倾化就是在现实政治的主导下,这种理想主义的又一次退潮。明治时代的国家安全思想所以能重见天日,是因为明治时代面临的问题,到今天仍没有解决。实际上,19世纪之前的日本与中国一样,在政治上抱持一种天真的道德理想主义。这从岩仓使节团最初访美谈判条约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出;然而,现实外交的残酷很快给年轻的日本政治家上了一课。而在后来访德期间,他们更受到俾斯麦的现实主义外交的影响,即:大国只会在有利时使用国际法,一旦形势不妙,就立刻转向武力;为此,小国也必须发展武力,只有各个国家和集团拥有了对等的力量,才有可能避免战争,实现国际和平。
这种现实主义、或者说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命题滋生的环境,到今天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实际上,包括苏联、中国在内的共产主义国家,也都经历了从世界革命到国家民族主义的这种“右倾化”的过程。这种选择,与人类文明从殖民时代延续至今的国家争霸白热化格局是分不开的。因此,右倾化也可以说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只要这种白热化的格局和强权政治不能得到缓解,那么抱残守缺,无限转向自身安全和利益的行动模式就有生长的土壤,类似“日本右倾化”这样问题就还会出现。
然而,现实主义只是一种外交实践的思路,它所指导的判断和行动,也有失败与成功之分。明治时代在一定克制下的军事扩张是成功的,在它之后,还有大正时代的民主黄金时期;但是,从明治时代深种的军部干政的祸因导致了这种对外路线的失控与失败。因此,处理国际关系是一个比现实主义更现实的问题,它的处理有赖于各个国家、各股力量的随时互动,不是仅仅抱定一两个宗旨或单纯的“右倾化”就能解决的——因此,它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