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列表

梦轩札记:《后现代主义与史学研究》序

一、新知 1、研究后现代主义的前提: (1)西学的典范主导了不同时代的问题意识,规范了解释的模型;而中国史著,除却资料性的作品,仅是西学的派生物  1)原因:西学“代有才人出”,弄得东方的追随者目不暇给,无所适从  2)表现  Ⅰ、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思潮席卷中国,传统“国学”几无立足之地  Ⅱ、当今流行的社会科学,中国所固有的只有史学;即便如此,也受到到清末以来社会达尔文主义、唯物史观、社会科学、行为科学的冲击,变得面目全非 (2)后现代史学是西学崭新一波的挑战,可能是新的西学“典范” 2、黄对于后现代主义的两个基本断言 (1)“后现代史学”由于其独特的语言观点,对传统史料与史 ... [阅读全文]

残阳如血

注:本文是应邀为某同人本写作的文案。 (一) 黄昏临近。所有人都摒住呼吸,等待那一刻的降临。眼前跃动的火光忽明忽暗,不断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浓烟遮住半边的天,就连另外一半,也似乎被呛得极不舒服,愈加地红起来了。不久又是“轰”的一声巨响,明火如烟花般炸裂,随后是更多的烟和雾。终于,甲板上爆发出剧烈的尖叫—— “我们胜了!” 狂欢在一切结束之前就开始上演。甲板上到处是手舞足蹈的水手,从舰桥望去,一片升平。我隐约感觉有些不快,但身边的舰没有作任何表情。她似乎默许了士兵被胜利或者生存的喜悦冲昏头脑,但没过多久,还是用一道命令打破了它: “各舱室准备收容落水的敌人。” 在所有我军的指挥官中 ... [阅读全文]

梦轩札记:《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第二十章 面对命运的启示

一、新知 1、鲁迅的七条遗嘱:每一条都透着对人的不信任,代表他对自己人生的总结 2、对鲁迅人生的总结 (1)是处处碰壁,走投无路的一生:从绍兴到南京(18),从南京去日本(22),从日本回老家(29),从绍兴去北京(32),从北京去厦门(46),从厦门去广州(46),从广州去上海(47) (2)是逃离绝望和鬼气的“启示”,热切想要抓住希望的一生  1)“只要还有一点力气,他就不会愿意沉静下来,而总要上下求索,哪怕只是找到一条不成形的土路,他都会急切地跨进去,尽可能迅速地逃离那对人生悲剧的阴郁的体悟  2)三次逃离:1918年,此报告绍兴会馆逃向启蒙主义的呐喊队;1926年,此报告风沙 ... [阅读全文]

梦轩札记:《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第十九章 《死》

一、新知 1、1928年5月病后,鲁迅一直受肺结核与肋膜炎困扰;到30年代中期,已经非常严重 2、随着身体的衰老,鲁迅的心理也开始衰老 (1)对物质享受的排斥态度降低,依赖增加 (2)观念也有所改变,开始承认“穷不是好事”,不再刻意保持清教徒式的生活 3、衰老后,无力再维持原先的形象 (1)对于家庭责任感到力不从心,失去精神上的从容与镇定,反而寻求发泄  1)“负担亲族生活,实为大苦,我一生亦大半困于此事,以至头白,前年又生一孩子,责任更无了期矣。” (致台静农,1932)  2)“不久,我的母亲大约要来了,会令我连静静写字的地方也没有。中国的家族制度,真是麻烦,就是一个人关系太多, ... [阅读全文]

梦轩札记:《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第十八章 “横站”

一、新知 1、鲁迅很反感革命者怀着功利心来利用它,并且对一切打着新旗号的的造反者都心存戒备,近似于一种“循环论”的认识 (1)在东京对光复会的预言:“假如焕卿一旦造反成功,做了皇帝,我们这班老朋友恐怕都不能幸免!” (2)30年代对国民党政府官员的评价:“其实现在秉政的,就是昔日所谓革命的青年也。” (3)对1933年“福建人民革命政府”的评价:“问此地青年,又颇有往闽者,其实我看他们的办法,与北伐前之粤不异,将来变脸时,当又是杀掉青年,用其血以洗自己的手而已。” (4)1928年刚开始与共产党接触时的话:“所怕的只是成仿吾们真像符拉特弥尔·伊力支一般,居然‘获得大众’;那么,他们大 ... [阅读全文]

梦轩札记:《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第十七章 “还是一个破落户”

一、新知 1、鲁迅在写作杂感、短评、直接针砭社会现象的议论文时,还是会暴露出与“革命文学”别样的尾巴 2、他对民众的认识已经根深蒂固,谈到民众时仍然不经意地表达出不信任;这种批判愈到晚年还愈深刻 (1)“暴露者揭发种种隐秘,自以为有益于人们,然而无聊的人,为消遣无聊计,是甘于受欺,并且安于自欺的,否则就更无聊赖。因为这,所以使戏法长存于天地之间,也所以使暴露幽暗不但为欺人者所深恶,亦且为被欺者所深恶。”(朋友,1934) (2)“暴露者只在有为的人们中有益,在无聊的人们中便要灭亡。自救之道,只在虽知一切隐秘,却不动声色,帮同欺人,欺那自甘受欺的无聊的人们,任它无聊的戏法一套一套的,终 ... [阅读全文]

梦轩札记:《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第十六章 新姿态

一、新知 1、鲁迅心中常常有着功利主义与超功利心态的斗争 (1)前者表现为他启蒙主义的呐喊冲动 (2)后者受他的怀疑和悲观影响,推动他追问社会和人生的深层意义 2、国民政府对他的突然攻击乱了鲁迅的阵脚,迫使他寻找方法度过眼前的险恶处境 (1)寻找一个精神寄托:捡回历史进步的老观念,重新“奢谈理想” (2)为理想配备现实的可能性:以苏俄为论证自己理想的材料 (3)在中国寻找苏俄的相似物:视角转向穷苦大众,将工人农民视为中国的希望 3、为了适应理想,鲁迅再次“重估”的自己的价值 (1)从“把流血看得很严重”到“有意识地替革命的残暴辩护” (2)从“对被启蒙者的轻蔑”到“攻击造成民众愚昧的 ... [阅读全文]

记两位旧友

这些天与两位旧友联系颇多,让人情不自禁地生出一点冲动,想要记一点事情下来。其实归根结蒂,不记也是无妨的,然而我还是选择记下来,因为更加轻松。 W同学是一个好姑娘,即便仅仅从我高中时候那样欺负她,她却依然愿意同我要好来看,她也是一个好姑娘。她从前很文艺,曾经在写博客这一面给予我重大的支持,现在想来,仍是一段漂亮的往事。现在她结婚了,和我们的高中同学,就在两天前。参加她婚礼的时候,我又觉得恍如隔世,因为我从前并没有想到,她的婚事能这样成了——不仅因为他的丈夫从外表看不那么可靠,也因为她有一个那样执拗而蛮横的母亲。 我记得高中时的两个细节,一个是她告诉我,她与朋友在网上对话时,她的母亲总想 ... [阅读全文]

梦轩札记:《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第十五章 一脚踩进了漩涡

一、新知 1、思想回归后,鲁迅曾犹豫是否在行动上也要回归“绍兴会馆”:“暂且静静,做一部冷静的专门的书”(1929) 2、没有什么话可说,却仍挣扎要写一点东西,是鲁迅30年代的基本姿态:“我觉得我也许从此不再有什么话要说。恐怖一去,来的是什么呢?我还不得而知,恐怕不见得是好东西罢。但我也在救助我自己,还是老法子,一是麻痹,二是忘却。一面挣扎着,还想从以后淡下去的‘淡淡的血浪中’,看见一点东西,誊在纸片上”(答有恒先生,1927) (1)所谓“麻痹”,就是把视线转移到日常生计 (2)所谓“忘却”,是不正视以往的种种绝望 3、在参与激进团体的活动时,鲁迅并无热情,心里常常不以为然 (1) ... [阅读全文]

梦轩札记:《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第十四章 局外人的沮丧

一、新知 1、1927年国民党“清党”后,鲁迅成为了“局外人”:“时事纷纭,局外人莫名其妙(恐局中人亦莫名其妙,所以上两个月来,凡关涉政治者一概不做。” 2、“清党”后,鲁迅的思想开始全面倒退到抄碑时期:将“革命”与残酷和吃人的历史等同;提出“醉虾”理论,回归《〈呐喊〉序》与《娜拉走后怎样》的论调 3、“清党”后,鲁迅知识分子的优越感、责任感和自信开始进一步崩溃:“我之所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答有恒先生,1927) 4、鲁迅对知识分子立场问题的重新思考:同样通过“重估”,得出失败和痛苦的“理所当然”以解脱 5、生存意义遭到自己 ... [阅读全文]

最新文章

最近回复

  • 塑芬:这不就是我《卸载》的2022版吗
  • 塑芬:干掉他 巨无霸
  • 萌萌:我也是,想哭,不到两天时间,我仿佛将心灵迈入了进那片荒原
  • 萌萌:您还上网吗?我不知道怎么称呼您,想问个问题,qq 群是多少?作者...
  • Arya:明月大大你好呀,我也好喜欢这本书呀,也很关心坏坏熊的近况,哪怕1...
  • 匿名用户:super dick!网站又开张了!
  • 青大将丸:这是小说吗
  • :简直厉害!
  • 面膜批发:好文章,谢谢分享
  • 耐火砖:很清新的文字,拜读了!

分类

标签云

生活点滴 人生百味 读书心得 历史学 诗歌 博客故事 灵光乍现 小说 社会万象 音乐分享 文艺评论 形而上学 社会学 国学 漫画 学术评论

随机文章

热评文章

归档

友情链接

其它